
台湾自主研发新型海岸防御系统亮相防务展 在2025年台北国际航太暨国防工业展(TADTE)上,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(NCSIST)揭晓了一款专为海岸防卫设计的2.75英寸(70毫米)多管火箭发射系统。这款创新装备将光电/红外探测系统与七联装火箭发射器集成于一体,主要应对无人机群和小型海上/地面目标的威胁,支持多种战斗部选择并能接收雷达指引实现快速反应。 据台湾媒体报道,这款于9月18日正式亮相的武器系统具有三大技术亮点:首先,其配备的多光谱观瞄系统整合了高清白光镜头、热成像仪和激光测距仪,形成移动侦察-急停锁定-快速打击的作战闭环;其次,采用模块化设计的70毫米火箭弹提供高爆弹、钢珠霰弹和声压弹三种战斗部,可针对无人机、快艇等不同目标智能切换;最后,系统能与岸基雷达组网,通过数据链获取目标信息宏泰,显著提升反应速度。 现场展示的作战流程显示:巡逻车辆通过旋转炮塔持续扫描,发现目标后可在10秒内完成急停-锁定-解算-发射的全流程。火力控制计算机能自动计算弹道,操作手仅需确认目标属性即可开火。特别设计的声压弹能在300米内产生超压冲击波,对电子设备造成软杀伤,而钢珠霰弹则能形成直径80米的拦截网,有效对抗集群无人机。 军事专家分析指出,这款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台湾海峡的特殊环境: 1. 采用成熟航空火箭弹改进的地面发射方案,单发成本仅为导弹的1/5 2. 开放式架构设计可兼容现有海岸雷达网络 3. 全系统具备IP67防护等级,适应海上高盐高湿环境 4. 支持遥控操作,降低执勤人员暴露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,该系统首批用户设定为海巡单位,反映出台当局平战结合的防御思路。在演示中,研发人员特别展示了系统如何应对两种典型威胁:当走私快艇试图混入渔港时,热成像仪可穿透晨雾识别目标;面对突然出现的改装无人机,系统能自动切换霰弹模式实施拦截。这种设计使海岸警卫队既能处置日常治安事件,又能快速转入防御状态。
展开剩余22%据展会透露,该武器平台已进入量产阶段,将优先部署于基隆、高雄等主要商港。分析认为,这种兼具性价比和快速反应能力的装备,可能成为台军不对称作战体系中的重要组成环节。
发布于:天津市杨方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